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4日
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18—2020年)
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入发展,根据《山东省“十三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鲁政发〔2017〕25号)和《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东政发〔2016〕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大局,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高。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有效发明专利达156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43件;有效注册商标1.41万件,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0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412件、中国驰名商标34件;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累计授权3件。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偏少,总体创新水平不高,缺少原创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核心专利,高价值专利少,缺乏知识产权创造的龙头企业。
当前,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是我市把握经济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是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抓住先机、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能、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知识产权总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主要指标明显提升,专利结构明显优化、布局更加合理,知识产权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核心版权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初步形成,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资本运营等活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保险社会认可度明显提高,知识产权证券化得到有益尝试。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提高,形成司法保护、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行业自律、权利人自我保护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和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健全,行政管理职能更加完善,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普遍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成一批功能完备、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逐步增加,新兴知识产权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引进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知识产权师资人才。
东营市2018—2020年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主要指标
指标2017年2020年备注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7.4312当期值林业植物新品种累计授权量(件)35累计值国内有效注册商标(万件)1.412当期值中国驰名商标(件)3440累计值马德里商标累计注册量(件)412600累计值地理标志商标(件)1020累计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亿元)16.9820累计值
三、重点任务
(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1.完善发明创造激励机制。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加大对发明专利扶持力度,引导知识产权从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开展专业技术领域专利发展态势分析和预警,提升创新效率和专利质量。建立健全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成果权益归属、奖励报酬相关政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
2.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扫零”工程,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全覆盖。
3.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做好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建设工作,开展高价值专利调查,建立高价值专利项目库。探索建立高价值专利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高价值专利筛选机制。
4.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紧扣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制定全市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目录和发展规划。加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力度,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品示范基地,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等产业,培植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专利密集型企业,提高产品知识产权附加值。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情况作为知识产权资助项目评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促进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现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研发、生产、经营全过程。
2.开展知识产权导航。针对重大产业规划、高新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增强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开展专利导航。发布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报告。开展石油装备制造、橡胶轮胎、汽车配件等3-5个主导产业领域的专利预警分析研究,指导企业转型升级。
3.推进专利转化和资本运营。开展企业优秀专利转化项目实施活动,指导县区建立企业专利转化资助机制,推动石油装备制造业、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等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依托省黄河三角洲农高示范区现代农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农业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价值评估、交易、转化、托管、融资等增值服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市场运营。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纳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范围,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支持担保机构提供相关担保服务。
4.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围绕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有计划地建立专利数据库,逐步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建成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推动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和遗传资源等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互联互通,构建知识产权大数据,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导航产业发展。
(三)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1.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依托石油石化、石油装备和橡胶轮胎产业,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推动专利导航与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加大力度,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2.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健全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执法程序,有效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办跨区域、大规模和社会反响强烈的侵权案件,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制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新业态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3.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公安等部门间定期沟通和重点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加大涉嫌犯罪案件移交办理力度,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4.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完善知识产权维权工作体系,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提供专业支撑。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设,提升行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能力。发挥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热线和系统平台的作用,建立举报投诉与案件移交和违法线索沟通反馈机制。
(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1.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互联互通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社会机构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围绕石油装备、电子陶瓷、新材料等领域,建设2-4个功能齐备、形式多样、运作高效的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成2个专利运营中心。投资开发3-5个重点产业数据库,形成覆盖全市的开放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2.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代理、咨询、培训、法律、评估、运营等多种形式服务。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五)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
1.加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制定相关政策,设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引进项目。继续壮大专利代理人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在职培训、专业培训等常态化机制。支持各类教育机构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建立一批知识产权教育特色学校。
2.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工作,将知识产权纳入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3.15”“4.26”等重要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重大知识产权成果、典型创新人物、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企业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传播知识产权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策划举办中国机电化冶产业专利博览会,开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提升东营城市形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作用,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结合实际细化落实目标任务,完善配套政策,推动规划有效落实。各县区政府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推进机制,把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落实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二)强化投入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相互衔接协调,统筹优化各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广开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知识产权融资体系。
(三)强化监测评估。强化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规划实施考评体系,对规划实施推进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为规划的动态调整和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完善规划实施督查机制,适时引入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估和社会评价。